新特能源:多晶硅與新能源電站開發運營龍頭企業
新特能源是特變電工旗下新能源業務平臺,大股東持股較集中。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多晶硅的生產及銷售,也是新能源電站項目承包商,參與風電、光伏項目的開發運營。公司于2015年12月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是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89.SH)的控股子公司,特變電工股權占比達66.52%。
前期受成交量制約,流動性正在改善。公司在赴港IPO時期引入瓴睿一帶一路投資公司、鑰石集團、新疆能源投資及UnionSky四個基石投資者,占發售規模比例達到50%左右,集資約12億港元,大部分用于自建新能源發電站運營(BOO)項目。較高的基石投資者占比、較低的流通股比例以及非港股通因素,曾經對公司前期二級市場成交量有較大錨定和限制。目前,公司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已經有所改善。
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的業務包括多晶硅生產、向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及系統提供工程建設承包(ECC)服務以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的運營(BOO)。其中:
公司各業務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多晶硅業務受硅料價格影響大,有望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多晶硅領域的企業之一,目前擁有8萬噸/年高純晶體硅研制能力,產能排名行業領先,產品兼具成本和品質優勢。2017-2020年,該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維持在25-30%的水平,近兩年有持續提升態勢。該業務的盈利能力受硅料價格影響明顯,2017年硅料價格處于較高位置時,該業務貢獻了公司56.5%的毛利,毛利率高達40.7%;2019年在硅料價格走低,該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7.9%,2020年恢復到19.2%,貢獻了公司毛利潤的35.8%。
公司各版塊業務毛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多晶硅業務對收入和毛利的貢獻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工程建設承包ECC項目。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但對毛利貢獻相對較小。公司ECC業務包括新能源電站EPC和BT(建設及移交)兩種業務模式。2020年公司ECC新增裝機容量約2GW。2015年以來,該業務貢獻公司50%以上的營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該業務的盈利水平較低,2020年其毛利率下降至7.7%,僅貢獻當年25.3%的毛利潤。
電站運營BOO項目發展速度較快,對公司毛利貢獻持續提升。BOO模式是公司近年來大力發展的業務板塊,截止2020年底,公司運營電站的規模達到830MW,其中風能電站300MW、光伏電站530MW。公司已經完成內蒙古錫盟及新疆準東特高壓外送通道大基地風電項目的調試、消缺、驗收等收尾工作,在2021年底實現發電收入的BOO電站裝機規模已超過2GW。2016-2019年,BOO業務占公司的營業收入比重不足10%但呈現逐年提升的走勢。該業務盈利水平較高,毛利率長期維持在60%以上,對公司的毛利潤貢獻持續提升,2020年該比例已達到27.2%,首次超過ECC業務對公司毛利潤的貢獻占比。
公司堅持技術驅動發展路線。公司以技術起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走科技創新之路,積極推進新技術的應用。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擁有國內專利567件、國際專利7件,并參與編制70項標準,其中3項為國際標準、38項為國家標準、29項為行業標準。2020年,公司《一種四氯化硅氫化方法》專利項目獲得第四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專利獎一等獎、二等獎;公司《太陽能級多晶硅質量提升及標準建立》專利項目獲得2020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