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進入需求穩定期,消費升級帶動油品結構變化
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經進入穩定時期。從需求端看,當前,全球食用油消費主要以植物油為主,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呈穩定伴隨小幅增長態勢,由2014年3077萬噸增長至2019年3421萬噸,年復合增速為2.14%。隨著建康養生等理念的普及,部分消費者食用油攝入量減少,全國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已從2014年的9.80千克下降至2019年的8.90千克,國內人均食用油消費量趨于穩定。從供給端看,2014-2019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較為平穩,2019年增長至2830萬噸,同比增長11.02%,年復合增速為1.87%。此外,雖然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食用植物油生產國,但由于人口是決定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的主要因素,我國人口基數大,食用植物油屬于剛性需求,我國同時是世界第一大植物油消費國,僅憑國內食用植物油生產無法滿足人們總體消費需求,產生了一定的缺口,從而推動我國食用油進口量的持續增加。
根據中國農業信息網2021年12月預測,2021/22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966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9萬噸。其中,受油菜籽價格保持相對高位以及南方地區積極開發利用冬閑田影響,2021年中國冬油菜種植面積預計比上年增加500萬畝,菜籽油產量調增至616萬噸。2021/2022年度食用植物油進口量預計為933萬噸,消費量預計為3634萬噸。
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我國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費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國內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食用植物油各分品類也已出現領先企業,益海嘉里作為食用植物油行業龍頭企業,產品布局完善,各品類均有涉及,2019年食用油銷售規模為815億元。除益海嘉里、中糧集團等全產業布局企業外,山東魯花、西王食品和長壽花食品、道道全、佳格集
團分別在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油分品類做到了業界領先水平,2019年食用油銷售規模分別為70億元(包裝油)、26億元、26億元、35億元、23億元(包裝油)。
消費結構升級&監管趨嚴,中小包裝市場份額提升。小包裝油市場份額提升。食用油產品分為小包裝(約5L)、中包裝(10L-22L)、散裝三種規格,小包裝食用油主要的消費群體為C端家庭,中包裝食用油購買群體多為企業客戶,如批發商、餐飲企業以及學校、食堂、廠礦等用油量較大的B端群體。散裝油價格低廉,但衛生條件難以保證,主要供應給工業企業和家庭消費。我們認為,中小包裝將逐步搶占散裝油市場份額,主要邏輯在于:1)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對食用油安全、質量更加重視,食用植物油的規范、安全健康、環保等需求不斷提升,小包裝油在家庭端對散裝油形成替代。2)隨著餐飲業連鎖化趨勢的延續,對菜品標準化程度要求更高,保證品質,供貨穩定的中包裝油更適合其發展,中包裝油在餐飲業對散裝油形成替代。3)國家自2011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各環節進行規范。在食用油總量穩定的情況下,中小包裝油品以其更為安全的屬性,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小包裝油銷售量占比由2010年的26%提升至2019年的33%。散裝油由于無產品標識,生產流程、生產廠家不透明等問題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市場份額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占比由2010年的51%下降至2019年的36%。
油品消費結構逐漸呈現多樣化特征,高端油品需求穩步增長。我國食用植物油市場以豆油為主,其次是菜籽油和花生油,2019年豆油在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中占比60.11%。近些年來消費結構不斷變化,除了以上三種油品外的其他油品產量上升,由2015年的197萬噸上升至2019年的232萬噸,占比由7.78%提升至8.20%。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市場中,小包裝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占比提升,菜籽油銷售量占比由2017年的16%提升至2019年的19%,銷售額占比由2017年的15%提升至2019年的18%,玉米油銷售量及銷售額占比均從2017年的12%提升至2019年的13%。
食用植物油油分包裝銷量結構
資料來源:尼爾森
食用植物油產量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小包裝食用植物油銷量結構
資料來源:尼爾森
小包裝食用植物油銷售額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